首頁>>>行業(yè)應用>>>移動     [相關廠商信息]

嚴檢手機內置軟件 兩部委再掀整治“吸費”風暴

2011/01/14

  面對SP行業(yè)惡意吸費屢禁不止的“怪現狀”,國家兩部委再度掀起一場整治風暴。

  1月12日,工信部在其官網上公布,將聯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進一步整治手機“吸費”問題的通知。通知措辭嚴厲,稱各種利用手機實施不法行為的情況也“屢禁不絕”。

  “SP惡意吸費問題的背后,是運營商的利益身陷其中!眎Suppli公司中國區(qū)研究總監(jiān)王陽一語中的:“無論是正規(guī)的SP運營還是惡意吸費,作為付費管道的運營商都會參與分成!薄獡Q言之,運營商“穩(wěn)賺不賠”——這亦是惡意吸費現象屢禁不絕的深層次原因。

  事實上,據本報記者了解,針對手機增值業(yè)務市場存在的惡意吸費問題,近年來工信部等國家部委治理措施不斷,可謂年年嚴打。

  早在2006年,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就針對手機增值服務市場,誘導性扣費現象出臺了“二次確認”新政。這在一定程度上,對當時泛濫的SP誘導性吸費起到一定抑制作用。

  隨后,伴隨著山寨機市場的膨脹,惡意扣費軟件內置山寨機的現象日趨普遍!安糠謵阂饪圪M軟件設置了一套規(guī)避‘二次確認’的程序!币晃恢榈臉I(yè)內人士透露,通過該程序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到二次確認付費。

  “部分手機設計公司與SP運營商合謀并參與分成,還有大量的第三方應用中間件平臺參與其中!鼻笆鲋檎吒嬖V本報記者:“2008年、09年,惡意扣費軟件在山寨機市場上極為猖獗!

  2010年年初,針對山寨機市場的惡意吸費現象,工信部展開了一次空前嚴厲的整治行動!白顕栏竦囊欢螘r間,運營商對于所有SP付費通道采取‘一刀切’暫停運營的極端措施。”國內某家大型SP運營商人士透露,當時對于SP運營商的打擊是致命的,這其中不乏誤傷部分正規(guī)的SP運營商。

  在此背景下,本報記者了解到部分山寨機甚至開始主動“卸載”惡意扣費軟件——因為在SP通道被堵死的情況下它已無利可圖。

  “‘一刀切’封堵SP畢竟僅是權宜之計而非長久之策!蓖蹶柗治觯谀壳盁o線增值業(yè)務絕大部分付費途徑依舊依賴運營商資費通道的現狀下,封堵SP意味著將抑制移動互聯網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——而在傳統語音業(yè)務增長趨緩的背景下,移動互聯網業(yè)務正是各家運營商覬覦的下一個利潤增長點。

  而在“硬幣的背面”,一旦SP通道放開,惡意吸費現象便可無孔不入。

  工信部和工商總局在通知中指出:“經過前一段時期的努力,手機‘吸費’問題整體上得到一定程度遏制,但未獲得進網許可證的非法手機‘吸費’現象仍然比較嚴重。”

  與此同時,工信部表示將嚴格規(guī)范手機內置軟件。手機生產企業(yè)、方案及芯片制造企業(yè)要按照國家相關規(guī)定,切實加強自律。手機生產企業(yè)在申請進網許可時,要提交芯片供應商、軟件開發(fā)商及軟件版本等信息備查。

  但有深圳專業(yè)從事手機送檢業(yè)務的人士透露,上述政策依舊形同虛設:“事實上,很多SP軟件在送檢前都被剔除,等送檢完之后再安裝。多年前,我們就是這么干的。”而據記者了解,在手機出廠后的渠道環(huán)節(jié),都存在被內置吸費軟件的現象。

  在此背景下,工信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在《通知》表示將:“建立日常撥測機制,對撥測中發(fā)現問題的內置業(yè)務及合作伙伴,及時處理、及時通報。”以期在手機設計、生產、流通渠道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加強把控。

  但多位業(yè)界人士認為,單純針對SP和手機終端環(huán)節(jié)的嚴打收效甚微:“監(jiān)管的重點,應該在運營商層面。”

21世紀經濟報道



相關閱讀:
工信部和工商總局發(fā)文整治手機吸費問題 2011-01-13
微軟Windows Phone 7計劃增加FaceTime功能 2011-01-13
手機銀行和手機支付將成為中國銀行業(yè)競爭新藍海 2011-01-13
工信部查手機吸費陷阱 國產手機丑聞不斷 2011-01-13
中華電信與中電信聯通合推移動增值業(yè)務 2011-01-13

熱點專題:  移動增值   政策法規(guī)
分類信息:  移動增值_與_政策法規(guī)  政策法規(guī)_與_移動
相關頻道:  增值電信政策    增值電信新聞